晚期子宫内膜癌使用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带来的获益

2025-01-30 09:02:51       33次阅读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女性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传统的治疗手段,但晚期患者的生存预后较差,亟需新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新策略,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绝经后女性,但也可发生在年轻女性。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可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癌等。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异常阴道流血、阴道排液、下腹痛等。

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现状

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和高危因素辅以放疗或化疗。但晚期子宫内膜癌由于肿瘤已广泛转移,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放疗和化疗的效果也受到限制,预后较差。

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可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如下调MHC分子表达、分泌免疫抑制分子等。免疫治疗通过阻断这些免疫逃逸机制,恢复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活性,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

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作用机制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血管生成提供营养和氧气。抗血管生成治疗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促进血管生成的分子,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抑制肿瘤生长。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优势

机制互补: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治疗作用于不同的肿瘤生物学过程,两者联合可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微环境改善:抗血管生成治疗可通过改善肿瘤微环境中的缺氧状态,促进免疫细胞的浸润,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免疫逃逸机制阻断:抗血管生成治疗可抑制肿瘤分泌的免疫抑制分子,如VEGF,增强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疗效持久:免疫治疗可诱导持久的免疫记忆,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后,即使停药,疗效仍可持续。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晚期子宫内膜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帕博利珠单抗(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达38.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4个月。此外,贝伐珠单抗(VEGF单克隆抗体)联合帕博利珠单抗的Ⅲ期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展望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有望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未来仍需开展更多临床研究,探索最佳的联合方案和治疗人群,以实现个体化治疗。同时,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不良反应管理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需要合理评估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结来说,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是晚期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新策略,通过机制互补和协同作用,有望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随着研究的深入,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望成为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肖金成

河南省肿瘤医院

下一篇得了癌症后是否需要忌口
上一篇食管癌:了解与预防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