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是一种发生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慢性白血病。该病以骨髓中白血球前体细胞的异常增殖为特征,主要影响成熟的粒细胞系列。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CML的疾病原理知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战胜这种疾病。
CML的发病机制
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费城染色体(Ph chromosome)有关。这是一种染色体异常,即9号染色体的长臂与22号染色体的短臂发生易位,导致两个基因(ABL1和BCR)融合形成新的BCR-ABL1基因。这种融合蛋白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促进了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从而导致CML的发生和发展。
CML的临床表现
CML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慢性期(CP)、加速期(AP)和急变期(BP)。在慢性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表现为疲劳、体重减轻和脾脏肿大。随着病情进展到加速期和急变期,症状可能加重,包括发热、出汗、出血倾向等。
CML的诊断方法
诊断CML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血液学检查、骨髓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骨髓检查显示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比例增加;细胞遗传学检查可以检测费城染色体;分子生物学检查则可以检测BCR-ABL1融合基因。
CML的治疗策略
CML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TKI是CML治疗的一线药物,通过抑制BCR-ABL1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异常细胞的增殖。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患者或对TKI耐药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支持性治疗:包括输血、抗感染治疗等,以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
CML的预后
CML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治疗反应等。随着TKI的应用,CML患者的预后已显著改善,许多患者可以达到长期生存。
结语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白血病。了解CML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和预后,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战胜CML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闫铁昆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