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你不得不知道的事,高血压防治小知识,了解、预防、控制高血压。。

2025-02-15 17:34:10       3250次阅读

高血压,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的医学名词,却隐藏着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高血压患者在全球范围内已超过10亿人,它不仅发病率高,而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常常悄无声息,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毫无症状,只有通过定期的血压测量才能发现。因此,对高血压的了解、预防和控制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将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基础知识、成因、诊断、预防、治疗以及长期管理,帮助公众更好地掌握这一疾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基础知识

高血压的定义是: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即心脏收缩时血压的最高值,俗称“高压”)≥140毫米汞柱(mmHg),或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压的最低值,俗称“低压”)≥90毫米汞柱的情况。这一标准是医学上根据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确定的,旨在识别那些血压持续升高,可能对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的人群。

高血压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引发心力衰竭;损伤血管内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卒中的风险;损害肾脏功能,引起肾脏疾病。因此,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高血压的成因

高血压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环境因素等。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有家族高血压史的人更容易患病。此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高血压的重要成因,如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长期精神压力大、吸烟和过度饮酒等都可能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期处于高压力、高噪音的环境中,或者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都可能对血压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逐渐老化,血压也更易升高。

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通过多次测量血压来确定。血压的测量应在患者静息状态下进行,避免在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后立即测量。家庭自测血压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但应使用经过验证的血压计,并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通常建议在不同时间(如早晨、晚上)多次测量血压,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次血压升高并不能确诊为高血压,需要连续多次血压升高才能确诊。此外,高血压的诊断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

高血压的预防

预防高血压的关键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均衡饮食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建议每日摄入的盐量不超过6克,以减少钠的摄入,降低血压。

适量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

: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体重减轻10公斤,可以使收缩压下降5-20毫米汞柱。

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限制酒精摄入。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血压,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血压。

管理压力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如冥想、深呼吸等。长期精神压力大会导致血压升高,学会减压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血压的治疗

治疗高血压通常需要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降压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定。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如减少钠和水的重吸收、阻断神经末梢的交感神经信号、扩张血管等。

除了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戒烟、限酒、控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有助于降低血压。此外,定期监测血压,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方案,也是治疗的关键。

高血压的长期管理

高血压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与医生的密切合作。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的变化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并发症风险,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患者还应定期进行体检,检查心脏、血管、肾脏等器官的功能,以及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通过长期管理,高血压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结语

高血压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适当的医疗

黎腾龙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白血病多发于什么年龄?
上一篇食管癌的用药选择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