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B细胞的恶性肿瘤,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形成滤泡样结构。作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FL约占NHL的20-30%。FL的发展通常较为缓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病例可能会转变为更具侵袭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导致预后变差。本文将重点介绍滤泡性淋巴瘤的分级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策略。
滤泡性淋巴瘤的分级
FL的分级主要依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目前最常用的分级系统为世界卫生组织(WHO)2008年提出的分级方法,将FL分为1-3级:
1级滤泡性淋巴瘤
:肿瘤细胞形态较为成熟,与正常生发中心相似,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较少。
2级滤泡性淋巴瘤
:包括2A和2B两个亚型。2A型肿瘤细胞形态介于1级和3级之间,核分裂象增多;2B型肿瘤细胞形态更接近3级,核仁明显,核分裂象进一步增多。
3级滤泡性淋巴瘤
:肿瘤细胞形态与DLBCL相似,核仁明显,核分裂象丰富。
药物治疗策略
FL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的选择与FL的分级密切相关:
1级滤泡性淋巴瘤
:由于1级FL进展缓慢,部分患者可能无需立即治疗,而是采取观察等待的策略。但对于有症状或疾病进展的患者,可选用较为温和的化疗方案,如单药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治疗。
2级滤泡性淋巴瘤
:2A型FL的治疗策略与1级相似,而2B型则更接近3级,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对于2B型FL,常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如CHOP方案)的治疗方案。
3级滤泡性淋巴瘤
:3级FL的治疗策略与DLBCL相似,推荐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方案,如R-CHOP方案。对于部分高风险患者,还可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个体化治疗
除了FL的分级,患者的年龄、体能状态、合并症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年轻、体能状态良好的患者可耐受较为激进的治疗,而年老体弱的患者则需权衡治疗的获益与风险,选择更为温和的治疗方案。
新药与新疗法
近年来,针对FL的新药与新疗法不断涌现,如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以及CAR-T细胞疗法等免疫治疗手段。这些新疗法为FL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部分患者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总之,FL的分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新药与新疗法的不断涌现,FL患者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对于FL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和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华晓莹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