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它起源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可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任何部位。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习惯的西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尤其在城市地区更为显著。本文将重点介绍结直肠癌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手术治疗。
一、结直肠癌的病因 1.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摄入过多的红肉、加工肉类和腌制食品,以及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2.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性结直肠癌的人群,患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某些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 慢性肠道疾病: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肠道疾病的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较高。 4. 年龄、性别和种族: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显著上升。此外,男性患病风险略高于女性,西方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亚洲人群。
二、结直肠癌的症状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便血或黑便:由于肿瘤侵犯肠道黏膜,导致出血,患者可出现便血或黑便。 2. 腹痛、腹胀:肿瘤阻塞肠道,引起肠梗阻,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 3. 排便习惯改变:肿瘤刺激肠道,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排便次数增多。 4. 体重下降: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 5. 贫血:长期慢性出血可导致贫血,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三、结直肠癌的诊断 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1. 大便隐血试验:初步筛查结直肠癌,阳性结果需进一步检查。 2. 结肠镜检查:直接观察肠道黏膜,发现肿瘤,可进行活检确诊。 3.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MRI、PET-CT等,评估肿瘤分期和有无远处转移。 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肿瘤负荷。
四、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开腹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直接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清扫区域淋巴结。 2. 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早期结直肠癌。 3. 机器人手术:精准度高、创伤小的手术方式,适用于部分中晚期结直肠癌。 4. 经肛门手术:适用于部分早期直肠癌,通过肛门切除肿瘤,无需开腹。 5. 姑息手术:对于晚期结直肠癌伴有肠梗阻、出血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进行姑息手术缓解症状。
总之,结直肠癌是一种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定期体检也是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措施。
刘丹丹
洛阳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