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成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特发性或本质性高血压)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病例的90-95%,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如饮食、生活习惯)、年龄、性别、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高盐饮食、缺乏运动、肥胖、吸烟和过量饮酒,与高血压的发展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药物副作用。治疗原发病通常能有效控制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
高血压早期症状不明显,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心悸、气短和鼻衄。无症状并不意味着没有危害,高血压长期存在可能损害心脏、血管、肾脏和大脑,增加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诊断依据血压测量值。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正常成人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若血压非同日三次测量持续高于这个水平,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分类如下:
正常血压:收缩压<120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
正常高值血压:收缩压120-129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
高血压1级(轻度):收缩压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90-99毫米汞柱
高血压2级(中度):收缩压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09毫米汞柱
高血压3级(重度):收缩压≥180毫米汞柱,舒张压≥110毫米汞柱
医生还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高血压的管理
生活方式的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管理的基础。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减少盐摄入和管理压力。
药物治疗
:对于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无法控制的患者,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和ARB类药物。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定期监测
: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家庭血压监测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并发症的预防
:高血压患者应积极预防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并发症。控制血压在理想范围内,可以显著降低这些并发症的风险。同时,注意控制血糖、血脂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总结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通过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及管理方法,患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王明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