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对于肝癌患者而言,介入治疗成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将深入解析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方法及其优势。
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
肝癌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是一种利用影像设备引导,通过经皮穿刺或血管内途径将药物直接送达肿瘤区域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减少肿瘤的养分,同时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这是最常见的肝癌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注入肝动脉,使肿瘤区域的血流受阻,从而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效果。同时,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的高浓度也增加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射频消融(RFA)
:通过将射频电极针插入肿瘤内部,利用射频能量产生的热量来消融肿瘤细胞。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肿瘤或者手术难以切除的肿瘤。
微波消融(MWA)
:与射频消融类似,微波消融使用微波能量产生的热量来消融肿瘤细胞,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
酒精注射(PEI)
:通过将酒精直接注入肿瘤内,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坏死。这种方法适用于小的、多发的肝癌结节。
介入治疗的优势
微创性
:介入治疗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尤其适合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
针对性强
: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区域,减少了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提高了治疗的精确性。
可重复性
:根据肿瘤的反应和患者的耐受情况,介入治疗可以多次重复进行。
综合治疗
:介入治疗可以与手术、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提高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与限制
介入治疗适用于局部晚期肝癌患者,尤其是那些不能手术切除或有手术禁忌的患者。然而,介入治疗并非万能,它也有其限制,如对弥漫性肝癌或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效果有限。
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虽然介入治疗相对安全,但也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肝功能损害等。因此,治疗前后的严密监测和个体化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总结
肝癌介入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能够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药物的开发,介入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将进一步提高,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陈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