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L)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占所有NHL的20-30%。FL的预后与肿瘤的分级、分期、病人的年龄、体力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对FL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以及新药的不断研发,FL的药物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
化疗仍是FL治疗的基石
化疗是FL治疗的主要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CVP、R-CHOP等。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是F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可达70-80%。CV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适用于老年、体力状况较差的患者。近年来,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在FL治疗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已成为FL的一线治疗方案。
靶向治疗药物的崛起
近年来,针对FL发病机制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F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用于FL治疗的靶向药物,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FL的疗效。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阿卡替尼等通过抑制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对FL有良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老年、合并症较多的患者。PI3K抑制剂如杜瓦利尼布、Umbralisib等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对FL也表现出较好的疗效。此外,CD19单抗、CD47单抗等新型靶向药物也在FL治疗中显示出潜力。
免疫治疗方兴未艾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FL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CAR-T细胞疗法通过改造患者的T细胞,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已在FL的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成效。PD-1/PD-L1抑制剂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恢复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D-1/PD-L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化疗可提高FL的疗效。此外,双特异性抗体、肿瘤疫苗等免疫治疗手段也在FL的治疗中展现出应用前景。
个体化治疗是未来方向
FL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肿瘤,不同患者的肿瘤特征、治疗反应差异很大。因此,个体化治疗是FL治疗的重要方向。通过基因检测、PET-CT等手段,可对FL进行精准分期、分型,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对FL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估、预后判断也十分重要,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和治疗理念的更新,FL的药物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化疗仍是FL治疗的基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为F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个体化治疗是FL治疗的未来方向,需要多学科协作、综合评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FL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赵艳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