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较差。晚期胆管癌患者由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广,往往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药物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本文将综述晚期胆管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化疗 化疗是晚期胆管癌最主要的药物治疗方式。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S方案)是晚期胆管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客观缓解率可达26%,中位生存期可达11.7个月。近年来,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也被证实对胆管癌有一定的疗效。此外,一些新药如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伊立替康等也在胆管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这些新药的研究进展为晚期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吉西他滨作为一种抗代谢药物,通过抑制DNA合成和修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顺铂作为一种DNA损伤剂,能够与DNA形成交叉链接,阻止DNA复制和转录。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方案能够协同增效,提高治疗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证实,GS方案能够有效延长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等通过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断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这些药物在胆管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紫杉醇制剂,具有较好的肿瘤组织穿透性,能够提高紫杉醇的疗效和安全性。伊立替康是一种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能够引起DNA损伤,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这些新药在胆管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应用前景,但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靶向治疗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胆管癌的分子分型逐渐明确。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等在胆管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例如,厄洛替尼作为EGFR抑制剂,对部分胆管癌患者有较好的疗效。雷莫芦单抗作为VEGF抑制剂,可联合吉西他滨用于胆管癌的二线治疗。但目前胆管癌的靶向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
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关键分子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EGFR抑制剂通过抑制EGFR的激活,阻断下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VEGF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阻断血管生成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
厄洛替尼作为一种口服的EGFR抑制剂,能够显著延长部分EGFR突变阳性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雷莫芦单抗作为一种人源化VEGF单克隆抗体,能够显著延长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这些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瘤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在胆管癌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疗效。一些临床研究表明,PD-L1阳性的胆管癌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免疫治疗在胆管癌中的应用仍较为有限,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及预测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和清除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的结合,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从而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作为PD-1抑制剂,能够显著延长部分PD-L1阳性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期。这些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为胆管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综合治疗 对于部分晚期胆管癌患者,可采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期取得
吴清华
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