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及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RET突变作为肺癌的一种重要分子标志物,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从RET突变的肺癌角度探讨穿刺活检的必要性及其在肺癌诊疗中的关键作用。
RET突变与肺癌的关系
RET基因是一种细胞膜上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RET基因突变会导致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从而促进肺癌的发生和发展。RET突变肺癌占所有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2%,相较于其他突变类型,其发病率较低,但由于我国肺癌患者基数庞大,绝对患者数量不容忽视。
肺癌穿刺活检的原理及方法
肺癌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获取肺部肿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和分子学检测的诊断手段。根据穿刺路径的不同,可分为经皮穿刺和支气管镜下穿刺两种方式。经皮穿刺活检是通过皮肤穿刺针进入肺部肿块获取样本,而支气管镜下穿刺则是通过支气管镜进入气道,直接对肺部肿块进行活检。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穿刺活检在RET突变肺癌诊疗中的必要性
确诊肺癌:穿刺活检可以直接获取肺癌组织样本,通过病理学检测确诊肺癌,并区分肺癌的类型,如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分子分型:对于RET突变肺癌而言,穿刺活检可以获取足够的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肺癌的分子分型,为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基于RET突变的靶向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如卡博替尼等。穿刺活检的分子分型结果,可以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方案。
评估疗效:在靶向治疗过程中,穿刺活检可用于监测肿瘤组织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穿刺活检的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穿刺活检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排除禁忌症,如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疾病等。
术中监测:穿刺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气胸等。
术后管理:穿刺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并做好病理标本的送检工作。
总之,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微创诊断手段,在RET突变肺癌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穿刺活检,可以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指导临床治疗,评估疗效,从而提高RET突变肺癌患者的诊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穿刺活检在肺癌个体化诊疗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
王硕
赣州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