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膀胱癌的最新治疗指南,并深入探讨疾病的基本原理,以便更全面地理解这一疾病。
膀胱癌的生物学基础
膀胱癌起源于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其中超过90%为移行细胞癌。这些癌细胞能够侵犯膀胱壁,进而转移到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膀胱癌的生物学基础复杂多样,涉及多个分子通路和信号传导。遗传学研究表明,膀胱癌的发生与多个基因突变有关,如FGFR3、PIK3CA和TP53等。此外,环境因素如吸烟和职业暴露于化学物质(如芳香胺)也是膀胱癌的重要诱因。慢性膀胱炎和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也与膀胱癌的发生有关。
疾病发展阶段
膀胱癌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原位癌(CIS)
:这是膀胱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局限于膀胱内壁,尚未侵犯深层组织。CIS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血尿,预后较差,容易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癌细胞穿透膀胱壁的肌层,这是预后较差的阶段,癌细胞更可能扩散。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症状包括血尿、尿急、尿频和尿痛。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或MRI)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转移性膀胱癌
:癌细胞已扩散到膀胱以外的器官,如肝脏、肺和骨骼。转移性膀胱癌的症状包括体重下降、乏力和转移部位的疼痛。PET-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转移的范围和治疗反应。
症状与诊断
膀胱癌的常见症状包括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和尿痛。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膀胱异常。诊断方法包括尿液细胞学检查、膀胱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CT扫描或MRI)以及组织活检。尿液细胞学检查可检测尿液中的异常细胞,但其敏感性较低,约50%。膀胱镜检查是诊断膀胱癌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膀胱内的肿瘤,并进行活检。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组织活检是确诊膀胱癌的关键,通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
治疗指南
1. 手术
手术是膀胱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
膀胱镜下肿瘤切除
: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过膀胱镜切除肿瘤,术后需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复发。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需切除整个膀胱及周围淋巴结。术后需进行尿流改道,如回肠膀胱术或皮肤造口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部分膀胱切除术
:适用于部分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切除部分膀胱壁及肿瘤。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肿瘤复发。
2. 化疗
化疗可在手术前后进行,以缩小肿瘤或减少复发风险。对于转移性膀胱癌,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吉西他滨和多西他赛等。化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和骨髓抑制等,需密切监测和处理。
3. 放疗
放疗可用于辅助手术或化疗,尤其在不能手术的患者中。放疗可局部控制肿瘤,减少复发风险。放疗的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膀胱炎、直肠炎和皮肤炎等,需密切监测和处理。
4.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膀胱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力,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等。免疫治疗的副作用包括免疫相关性肺炎、肝炎和肠炎等,需密切监测和处理。
5.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分子标记的靶向治疗,为膀胱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常用的靶向治疗药物包括FGFR抑制剂和HER2抑制剂等。靶向治疗的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和皮肤毒性等,需密切监测和处理。
预后与生存率
膀胱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分期、患者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和治疗反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5年生存率
汤月华
宜兴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