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急症是导致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了解这些急症的信号和症状,对于及时识别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原则和预防策略,以提高公众的医疗意识和急救能力。
一、心血管急症的临床特征
心血管急症是一种需要紧急医疗干预的状况,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具体表现如下:
**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下颌等部位。疼痛持续时间超过20分钟,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疼痛可能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是心肌梗死的前兆。
**背痛:**主动脉夹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撕裂样疼痛,起病急骤,难以忍受。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放射,伴有高血压、休克等体征。这种疼痛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两层之间形成假腔所致。
**呼吸困难:**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同时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双肺湿罗音等体征。这些症状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肺循环压力增加,肺泡内液体积聚所致。
二、心血管急症的药物治疗原则
心血管急症的药物治疗需要迅速、有效,以挽救患者生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治疗原则:
**快速降压:**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迅速降低血压是挽救生命的首要措施。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乌拉地尔、硝普钠等,通过静脉给药快速降压。这些药物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来实现降压效果。
**抗血小板和抗凝:**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需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和抗凝药物(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冠脉血流。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保护心肌细胞。
**缓解心绞痛:**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可扩张冠脉,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可合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绞痛发作。这些药物的联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减少心肌缺血。
**利尿和扩血管:**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和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减轻心脏负荷,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放,减少血容量,降低心脏前负荷;扩血管药物则通过降低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三、心血管急症的预防策略
预防心血管急症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危险因素:**对于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可降低心血管急症的发病风险。定期体检、合理用药、健康饮食是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有效手段。
**规范用药:**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同时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规范用药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方式干预:**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心血管急症的发病风险。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心血管急症的发生。
总之,心血管急症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了解其临床特征、掌握药物治疗原则、采取预防策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急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公众应加强对心血管急症的认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减少心血管急症的发生。同时,医疗专业人员也应提高对心血管急症的识别和处理能力,以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陈朝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