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ymphoblastic Lymphoma)是一种罕见且侵袭性强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起源于未成熟的淋巴细胞。这类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血象改变密切相关,了解其血象变化对于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淋巴瘤病人的血象变化以及手术治疗在其中的作用。
淋巴瘤病人的血象变化
白细胞计数(WBC) 淋巴瘤病人的白细胞计数可能升高或降低。白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淋巴细胞白血病样反应,表明疾病进展迅速;白细胞减少则可能是骨髓抑制或感染所致。
淋巴细胞比例(Lymphocyte Percentage)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是淋巴瘤病人的常见血象变化,可能与肿瘤细胞侵犯骨髓有关。此外,淋巴细胞计数的异常升高也提示疾病活动。
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 贫血是淋巴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降低。贫血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骨髓受侵、出血、营养不良等。
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计数降低可能与骨髓受侵、微血管病变、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计划。
乳酸脱氢酶(LDH) LDH水平升高通常与肿瘤负荷增加、疾病进展和预后不良相关。LDH是评估淋巴瘤病人病情和疗效的重要生化指标。
手术治疗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作用
姑息性手术 对于部分晚期或复发的淋巴瘤患者,手术治疗可减轻肿瘤负荷,缓解压迫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姑息性手术并非根治性治疗,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响应。
活检手术 在淋巴瘤的诊断过程中,细针抽吸或开放活检是获取病理标本的重要手段。通过手术活检,可以明确诊断,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对于部分高危或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在进行HSCT前,患者需接受清髓性化疗,部分患者还需接受全淋巴结切除术以降低复发风险。
并发症处理 淋巴瘤患者常伴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在必要时,手术治疗可用于控制出血、引流脓肿等,以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结语
淋巴瘤病人的血象变化复杂多样,与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手术治疗在淋巴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胡逸人
温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