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的上皮细胞。胰腺癌发病率虽然相对较低,但其死亡率却非常高,被称为“癌中之王”。本文将从胰腺癌的疾病原理出发,帮助读者初识这一疾病。
一、胰腺的结构与功能
胰腺位于腹部深处,紧邻胃后,是一个长条形腺体。胰腺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功能。外分泌功能主要通过分泌胰液,帮助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内分泌功能则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调节血糖水平。
二、胰腺癌的分类
胰腺癌可分为两大类:外分泌肿瘤和内分泌肿瘤。外分泌肿瘤占胰腺癌的95%以上,主要包括胰腺导管腺癌和胰腺腺泡细胞癌。内分泌肿瘤较为罕见,约占5%,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等。
三、胰腺癌的病因
胰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些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包括:
遗传因素:具有家族性胰腺癌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长期吸烟:吸烟是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慢性胰腺炎:长期的慢性胰腺炎可能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肥胖和糖尿病:肥胖和糖尿病与胰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年龄:胰腺癌多见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四、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常见症状包括:
上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背部,餐后加剧。
黄疸:胰头癌压迫胆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体重下降:胰腺癌患者常伴有消瘦和体重减轻。
消化不良: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可导致消化不良症状。
胰腺癌晚期还可能出现腹水、肝功能异常等表现。
五、胰腺癌的诊断
胰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超声内镜:可观察胰腺的形态和结构,发现早期病变。
CT:对胰腺肿瘤的定位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MRI:对胰腺肿瘤的侵犯范围和周围结构关系有较好的显示。
PET-CT:有助于评估肿瘤的生物学活性和远处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包括细针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可明确胰腺癌的诊断。
六、胰腺癌的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适用于早期胰腺癌患者。对于中晚期胰腺癌,常采用综合治疗模式,包括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七、胰腺癌的预后
胰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5%-10%。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对改善胰腺癌预后至关重要。
总结: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胰腺癌的疾病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疾病,提高早诊早治的意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胰腺癌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颜孙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本部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