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必要知点

2025-02-18 11:54:31       26次阅读

慢性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它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是控制病毒复制、减缓肝病进展、预防肝癌发生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阐述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必要知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一、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性 1. 控制病毒复制:慢性乙肝患者体内HBV持续复制,导致肝细胞炎症和坏死,进而引发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损伤。 2. 改善肝功能: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血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3. 预防肝硬化和肝癌: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4. 提高生活质量: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并非所有慢性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治疗适应症主要包括: 1.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20,000 IU/mL(相当于10^4拷贝/mL);ALT持续升高(>2×ULN);或肝组织学显示中度至重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 2. 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2,000 IU/mL(相当于10^3拷贝/mL);ALT持续升高(>2×ULN);或肝组织学显示中度至重度炎症坏死或纤维化。 3. 肝硬化患者:对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无论ALT水平如何,只要血清HBV DNA可检测到,都建议抗病毒治疗;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三、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选择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两类: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FN)。 1. 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等。NAs具有抗病毒效果好、耐药发生率低、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2. 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α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IFN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但其抗病毒效果相对较弱,且副作用较大,目前已逐渐被NAs取代。

四、抗病毒治疗的注意事项 1. 治疗前评估:在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病毒载量、肝组织学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坚持,随意停药或换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和耐药发生。 3. 定期监测: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病毒载量、耐药变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预防耐药:选择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是预防耐药的关键。 5.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基础肝病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对于慢性乙肝患者来说,及时、规范地进行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长期坚持治疗,定期监测病情变化,以控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朱艾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零医院

下一篇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的康复治疗
上一篇前列腺癌的规范化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