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原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本文将围绕肝癌的发生机制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以提升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并强调合理用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一、肝癌的发生机制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长期感染这些病毒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全球约80%的肝癌患者与HBV感染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NAFLD可进一步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酒精性肝病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肝脏损伤,引起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最终可能发展为肝癌。
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血色病、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可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如黄曲霉毒素)和环境污染物,也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
二、肝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不明显 肝癌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消瘦、乏力、黄疸等症状。
晚期症状多样 晚期肝癌患者可出现腹水、脾肿大、肝区疼痛等表现,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远处转移,如肺转移、骨转移等。
三、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抗病毒治疗 对于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癌,抗病毒治疗是基础。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常用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
靶向治疗 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靶向治疗可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常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可帮助患者对抗肿瘤。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化疗 对于部分晚期肝癌患者,化疗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奥沙利铂等。
合理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患者也应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以确保疗效和安全。
总之,肝癌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合理用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公众应提高对肝癌的认识,积极预防,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配合医生进行合理治疗。
金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解放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