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一种原发于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恶性骨肿瘤中居首,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该病在早期往往表现为隐匿性症状,给患者及家属识别带来一定困难。因此,了解骨肉瘤的疾病原理知识,对于及早识别恶性征兆,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骨肉瘤的定义与分类
骨肉瘤起源于骨骼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成骨性骨肉瘤、骨膜骨肉瘤和纤维骨肉瘤等类型。其中,成骨性骨肉瘤最为常见,占80%以上。骨肉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等部位,也可见于骨盆、肩胛骨等。
二、骨肉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骨肉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放射线暴露、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方面,骨肉瘤细胞具有高度侵袭性,可破坏骨组织,侵犯周围软组织及血管神经。同时,骨肉瘤细胞还能产生骨基质,形成骨性肿瘤。骨肉瘤的转移途径以血行转移为主,常见转移部位为肺、脑等。
三、骨肉瘤的临床表现
骨肉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外伤、关节炎等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 1. 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初期为间歇性疼痛,后逐渐加重,可呈持续性剧痛。 2. 肿块:局部可触及到质地硬、边界不清的肿块,随病情进展可迅速增大。 3. 功能障碍:肿瘤侵犯周围肌肉、神经等结构,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4. 局部皮温升高:肿瘤部位皮温升高,可伴有静脉怒张。 5. 病理性骨折:肿瘤破坏骨组织,导致骨骼强度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引发骨折。
四、骨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骨肉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X线平片可见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等征象;CT、MRI等进一步明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区分骨肉瘤的亚型。骨肉瘤需与骨巨细胞瘤、骨纤维肉瘤、骨转移瘤等疾病鉴别。
五、骨肉瘤的治疗原则
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方式有保肢手术和截肢手术,需根据肿瘤的部位、范围及患者的全身状况综合评估。术前可进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及分期,制定个体化的辅助化疗方案。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采用放化疗等姑息治疗。
总之,骨肉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需要患者及家属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大众对骨肉瘤的认识,也是早诊早治的重要环节。
张庆东
莒县人民医院沭东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