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一种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了解如何诊断DLBCL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
临床表现
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骨骼、中枢神经系统等受累的表现。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CT检查
:有助于了解病变的范围,指导活检部位。
PET-CT检查
:可评估病变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分期和疗效评估。
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
:通过淋巴结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有助于明确诊断。
免疫组化检查
:检测肿瘤细胞表达的特定蛋白,如CD20、CD10、Bcl-6等,有助于DLBCL的分型和预后评估。
分子检测
:如基因重排、染色体易位等,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部分患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生化检查
: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免疫球蛋白检查
:免疫球蛋白下降可能提示免疫功能受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并发症预防
感染预防
DLBCL患者常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预防措施包括: 1. 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2. 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 3. 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出血预防
DLBCL患者血小板减少,容易发生出血。预防措施包括: 1. 避免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2. 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 3. 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骨髓抑制预防
DLBCL患者化疗后易发生骨髓抑制,预防措施包括: 1. 合理选择化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2. 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药物,促进骨髓恢复。 3.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感染风险。
心脏毒性预防
部分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预防措施包括: 1. 合理使用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等。 2. 监测心脏功能,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3. 使用心脏保护药物,如右丙亚胺等。
总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针对DLBCL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马树沛
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