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发生的核心病理变化,动脉壁内脂肪、胶原纤维等物质的沉积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甚至钙化。这些沉积物形成斑块,可能引起血管狭窄或闭塞,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从而减少氧气供给。
高血压: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高血压的影响下,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泵血,增加心脏负担,从而提高冠心病的风险。
高血脂: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关键作用,它们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斑块。高密度脂蛋白(HDL)有助于清除血管内脂质,LDL与HDL比例失衡可增加冠心病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长期损害血管壁,促进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及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均可能增加冠心病风险。吸烟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饮酒过量增加心脏负担;缺乏运动和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
预防冠心病的措施包括: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有助于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建议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和豆类。
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对预防冠心病至关重要。
适量运动: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以减少冠心病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问题。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包括:
胸痛:胸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闷痛或烧灼感,可能在体力活动时加剧。
呼吸困难:体力活动时出现的呼吸困难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信号。
心悸:心跳不规律或加快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的表现。
乏力:无原因的乏力、疲劳感也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
其他症状:恶心、呕吐、出汗、头晕或晕厥等,可能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
冠心病是一种可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可以显著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对于确诊患者,合理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时的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公众需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了解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董平
烟台毓璜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