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温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中暑这一由高温环境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导致人体核心温度升高,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文将从中暑的原理出发,详细探讨如何有效预防中暑,保护自身健康。
一、中暑的原理
中暑的发生与体温调节机制密切相关。人体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方式来散发热量,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然而,在高温、高湿或强辐射的环境下,这些散热途径可能受阻,导致体内热量积聚,体温升高。当体温超过40℃时,就可能引发中暑。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等;轻度中暑症状更加明显,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心慌等症状;重度中暑则可能引发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严重威胁生命。
二、中暑的高危人群
并非所有人都容易中暑,但以下几类人群更需注意预防: 1. 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减退,老年人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2. 儿童: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育,对高温的适应能力较弱。 3. 孕妇:孕妇的新陈代谢加快,体温较常人高,且体内热量不易散发。 4.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可能影响体温调节。 5. 从事高温作业的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中暑。
三、预防中暑的措施
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尽量避免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通常是下午2点至4点)外出。
穿着适宜
: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厚重或不透气的衣物。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高温环境下,人体容易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使用遮阳措施
:出门时使用遮阳伞、帽子等,减少阳光直射。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适当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注意饮食
: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中暑的急救措施
迅速降温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冷水浸泡。
补充水分
:给予患者适量的水分,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监测体温
: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直至恢复正常。
寻求医疗帮助
:若患者症状严重,如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中暑,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高温季节,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中暑的发生。
王学玲
温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