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的机制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负责为心脏肌肉提供血液。当动脉内壁积累脂肪、胆固醇等物质形成斑块时,动脉腔变窄,血液流动受限,心肌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尤其在心脏负荷增加时,如剧烈运动,心肌对氧气的需求增加,但供应不足,从而发生心肌缺血。
疼痛信号的产生
:心肌缺血刺激心脏内的神经末梢,通过传入神经将信号传递至大脑,形成疼痛感觉。
心绞痛
: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通常称为心绞痛,表现为胸部压迫感、疼痛或不适,可放射至左肩、左臂、颈部或下颌。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胸痛。
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的氧耗。
钙通道阻滞剂
:如地尔硫卓,通过阻断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降低氧耗。
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调整
:
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均可增加心脏的负担,加剧心肌缺血。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和血脂,减少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
适量运动
: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但应避免过度劳累。
介入治疗
:
冠状动脉成形术
:通过导管将气囊送至狭窄部位,扩张狭窄的动脉,改善血流。
支架植入
:在狭窄的动脉内植入金属或药物洗脱支架,保持血管的开放。
外科手术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将其他部位的血管移植到冠状动脉,绕过狭窄部位,为心肌提供血液。
合理用药指南
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合理用药至关重要。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遵循以下原则:
依从性
: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增加副作用的药物。
监测副作用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总之,冠心病引起的胸痛是心肌缺血的结果,治疗冠心病需要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介入或外科手术。合理用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环节,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张帅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