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迭代,以适应不同阶段和类型的肝癌患者需求。近年来,经动脉放射性栓塞(TARE)治疗在肝癌治疗领域中崭露头角,尤其是钇-90微球的应用,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介入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中晚期肝癌患者中,介入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进展,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TACE是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基于肝癌的血供特点。肝癌组织的血供约90%-95%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脏组织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TACE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肝动脉,以高浓度聚集于肿瘤局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阻塞肿瘤供血动脉,导致肿瘤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等,而栓塞剂则包括碘化油、明胶海绵、微球等。碘化油不仅能栓塞血管,还能携带化疗药物在肿瘤组织内滞留,持续发挥作用。
TACE的临床应用与优势
TACE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如减轻腹痛、腹胀等。与传统全身化疗相比,TACE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因此患者耐受性较好。
经动脉放射性栓塞(TARE)
TARE是将放射性微球通过肝动脉注入肿瘤血管,利用放射性微球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内照射的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方法。常用的放射性微球如钇-90微球,其释放的β射线具有较强的能量,可以在短距离内杀伤肿瘤细胞。
TARE结合了栓塞和放疗的优点,一方面,微球可以栓塞肿瘤血管,切断肿瘤的血供;另一方面,放射性微球持续释放的射线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持续的杀伤,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更具针对性。
TARE的临床应用前景
TAR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尤其适用于伴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的患者。它可以在控制肝脏局部肿瘤的同时,对远处转移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虽然TARE在国内的应用尚未普及,但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其在改善肝癌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的有效性。
消融治疗相关的介入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在介入引导下进行的肝癌治疗方法。它们通过超声、CT或MRI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将射频电极或微波天线插入肿瘤组织内,利用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
对于直径较小的肝癌病灶,消融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对于一些位于肝脏深部或靠近重要血管、胆管的肿瘤,消融治疗可以在精确的介入引导下进行,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无水酒精注射
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介入治疗方法。在影像引导下,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肝癌组织内,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进而坏死。主要适用于直径较小、数目不多的肝癌病灶,尤其是对于那些因肝功能较差或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消融治疗的患者,无水酒精注射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控制肿瘤局部生长。
总结
介入治疗在肝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患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益处。钇-90微球作为TARE治疗中的关键元素,其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的潜力和效果,预示着未来肝癌治疗的新方向。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和研究的进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钇-90微球经动脉放射性栓塞治疗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肖晓虹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