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
休息与活动:
PCI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至少1-2天,术后24小时内应保持相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活动计划,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术后1-2周内,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如跑步、举重等,以减少心脏负担。
伤口护理:
PCI术后,穿刺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瘀血,这是正常现象。患者需要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与干燥,避免水浸和感染。每天检查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出、疼痛加剧等异常状况,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用药指导:
PCI术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可能还需要服用抗凝药物、降脂药、降压药等,以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
饮食调整:
PCI术后,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甜食等,以控制血脂和血压。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等,有助于身体恢复。
心理调适:
PCI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朋友交流,参与兴趣爱好,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预防复发:
定期复查:
PCI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血液生化检查等,以监测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可能需要每3-6个月复查一次,或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复查频率。
控制危险因素:
PCI术后,患者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根据医嘱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PCI术后,患者应严格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复发风险。
适度运动:
PCI术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瑜伽等。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情绪管理:
情绪波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患者应学会压力管理,避免情绪激动,如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缓解压力。
合理用药:
PCI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如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等。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小提示:
监测血压和心率:
患者应定期监测并记录血压和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可购买家用血压计和心率监测器,或定期到医院检查。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腹部肥胖。
急救知识:
家庭成员应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术(CPR),以应对紧急情况。可参加社区或医院组织的急救培训课程。
药物管理:
建立药物管理计划,确保按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过量服用。可使用药物提醒器或手机应用,记录药物服用情况。
通过上述的家庭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PCI术后的快速恢复,还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要的是,患者及家属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遵循医嘱,共同促进健康。
李志铭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