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于具有RET突变的肺癌患者,放疗在控制局部病情和缓解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放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癌放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康复治疗方法。
一、肺癌放疗的毒副作用
皮肤反应 放疗会导致照射区域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脱皮等反应,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溃烂。皮肤反应通常在放疗开始后2-3周出现,随着放疗的进行逐渐加重,放疗结束后逐渐恢复。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肺炎是肺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放疗剂量、照射范围等因素有关,通常在放疗结束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
食管炎 食管位于肺部附近,肺癌放疗过程中难免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导致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反应,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症状。
心脏损伤 对于部分位于肺门附近的肺癌患者,放疗可能对心脏造成一定损伤,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
骨髓抑制 放疗可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增加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二、肺癌放疗的康复治疗
针对肺癌放疗的毒副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康复治疗措施:
皮肤护理 保持照射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或洗涤剂。可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地塞米松乳膏等缓解皮肤症状。如出现皮肤溃烂,应及时就医处理。
呼吸道管理 对于放射性肺炎患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如雾化吸入、胸部理疗等,改善呼吸功能。
营养支持 放疗期间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采用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同时,可使用一些药物如甲地孕酮等改善食欲。
心脏保护 对于心脏损伤的患者,可使用一些药物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功能。同时,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密切监测心脏状况。
骨髓保护 对于骨髓抑制的患者,可使用一些药物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促进骨髓造血。同时,加强感染预防和出血管理,如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避免使用抗凝药物等。
总之,肺癌放疗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在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毒副作用。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些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具有RET突变的肺癌患者,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应用。
张燕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