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治疗中如何应用介入手术

2025-02-18 23:56:14       3262次阅读

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发现时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手术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介入手术的定义和原理 介入手术,又称为微创介入治疗,是一种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的微创治疗方法。通过皮肤或血管穿刺,将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等器械引入体内,对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诊断和治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介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胰腺癌介入手术的分类 胰腺癌介入手术主要包括两大类:血管内介入手术和非血管内介入手术。

血管内介入手术:主要包括化疗栓塞术、动脉灌注化疗术等。通过导管将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血管,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化疗效果,同时减少全身副作用。

非血管内介入手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术、微波消融术、冷冻治疗术等。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此外,还有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支架植入术等,通过植入放射性粒子或支架,改善胆道或消化道梗阻症状。

介入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1)局部控制:对于早期胰腺癌,介入手术可作为手术切除的辅助治疗手段,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中晚期胰腺癌,介入手术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通过消融或栓塞等方法,缓解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黄疸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2)化疗增敏:介入手术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血管,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化疗效果。此外,介入手术还可减轻化疗引起的全身副作用,提高患者耐受性。

(3)并发症处理:胰腺癌患者常伴有胆道或消化道梗阻等并发症。介入手术可通过植入支架等方法,迅速缓解梗阻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介入手术的优势 (1)微创性:介入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患者。

(2)精确性:介入手术可在影像学引导下精确定位,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3)重复性:介入手术可多次重复进行,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4)综合性:介入手术可与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介入手术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介入手术将在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胰腺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王亚峰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

下一篇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
上一篇1期肺癌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