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科普》

2025-01-24 12:47:15       3253次阅读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但子宫肌瘤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本文将重点介绍子宫内膜癌的疾病原理知识,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并预防这一妇科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宫颈癌和卵巢癌。该病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但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理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与激素水平失衡、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激素水平失衡

:雌激素是子宫内膜增生的主要刺激因素。长期雌激素暴露,而无孕激素拮抗,可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增加癌变风险。

遗传因素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携带特定基因突变,如PTEN、PIK3CA等,会增加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患者,以及长期不排卵的女性,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高。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

子宫内膜癌主要分为两大类:

子宫内膜样腺癌

: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80%。这类肿瘤生长较慢,预后相对较好。

浆液性腺癌

:较为罕见,但生长速度快、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异常阴道出血

:如绝经后出血、月经不规律等。

阴道排液

:可能出现血性或浆液性分泌物。

下腹痛

:随着肿瘤增大,可能引起下腹部不适或疼痛。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检查:

妇科检查

:通过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异常。

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发现异常增厚或占位病变。

子宫内膜活检

:通过活检取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

影像学检查

:如MRI、CT等,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需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全身状况综合制定。主要包括:

手术治疗

:包括全子宫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等。

放疗

:对于中高风险患者,术后可辅以放疗,减少复发风险。

化疗

: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采用化疗控制病情。

激素治疗

:对于部分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采用孕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

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建议: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预防代谢综合征。

合理避孕

:长期不排卵的女性可考虑使用口服避孕药,减少雌激素暴露。

遗传咨询

:有家族史的女性可进行遗传咨询,评估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总之,子宫内膜癌虽然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通过科学认识疾病原理,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提高治愈率。公众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

张苗苗

郸城县人民医院

下一篇肺癌新兴疗法:科技引领,
上一篇前列腺癌的分期和预后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