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承担着代谢、合成、分泌等多种功能。在肝癌患者中,肝功能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中医治疗肝癌及其引起的肝功能异常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原则。本文将从中医角度探讨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辨证分型,并提供相应的家庭护理指导。
一、中医对肝功能异常的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型 肝癌患者出现胸闷、胁痛、情绪抑郁、口苦、舌苔薄黄等症状,多属于肝郁气滞型。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郁气滞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起肝功能异常。
湿热蕴结型 患者表现为腹胀、黄疸、尿黄、大便干结、舌苔黄腻等症状,属于湿热蕴结型。湿热内蕴,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胆汁排泄不畅,引起肝功能异常。
肝血亏虚型 肝癌患者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舌质淡等症状,属于肝血亏虚型。肝藏血,肝血不足会导致肝功能失调,出现异常。
肝阴虚型 患者表现为口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肝阴虚型。肝阴虚会导致肝阳上亢,影响肝功能的正常运行。
肝阳上亢型 肝癌患者出现头痛、眩晕、面红、舌红等症状,属于肝阳上亢型。肝阳上亢会导致肝火上炎,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引起肝功能异常。
二、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家庭护理指导
饮食调理 肝癌患者应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可适量食用鱼类、瘦肉、蛋类等优质蛋白食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情志调摄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对肝脏的影响。可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如深呼吸、瑜伽、冥想等,以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合理用药 遵医嘱使用保肝、降酶、退黄等药物治疗,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同时,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体力状况,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肝脏负担。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如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凝血功能等指标,以及肝脏彩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肝癌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中医辨证分型多样,应根据具体证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家庭护理在改善肝功能异常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患者及家属应充分了解相关护理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黄春华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