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其治疗策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肝癌术后治疗的新兴手段,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
肝癌术后治疗的重要性
肝癌术后治疗的核心目标是降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的风险,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术后辅助治疗包括针对肝病背景的治疗和针对中高危复发因素的治疗。乙肝背景的肝癌患者术后需继续抗病毒治疗,而丙肝患者则需规范性治疗。对于存在中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通常推荐不超过12个月的疗程。
术后治疗策略
在术后治疗期间,建议患者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指标的检测,以及超声、增强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系统抗肿瘤治疗方面,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单独或联合应用的策略正在积极探索中。
靶向药物的作用
靶向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例如,阿帕替尼作为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被用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靶向药物的优势在于其精准性和相对较低的副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免疫治疗的优势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纳武利尤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单药使用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免疫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持久的疗效和较低的耐药风险,但可能伴随一定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局部治疗手段
局部治疗手段,如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也是肝癌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TACE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流供应,减少肿瘤的复发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尤其适用于具有高危复发因素的患者。
调强放射治疗
对于术后病理提示微血管侵犯阳性或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IMRT通过精确控制放射剂量分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提高对肿瘤的杀伤效果。
个性化治疗方案
肝癌术后的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包括肝功能状态、肿瘤分期等因素。治疗方案应在多学科团队(MDT)讨论后决定,以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的治疗。
总结而言,肝癌术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个体化的过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的应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马晓晴
西华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