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简要科普

2025-01-22 10:34:57       18次阅读

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它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将聚焦于肠梗阻的手术治疗,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预防。

一、肠梗阻的分类

肠梗阻按其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肠梗阻。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腔狭窄、肿瘤、粘连、疝气等因素导致肠道物理性阻塞;而动力性肠梗阻则由于肠道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如肠麻痹、肠痉挛等导致肠道内容物无法通过。

二、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的剧烈腹痛、腹胀、呕吐和停止排气排便。体征上,患者可能表现为腹部膨隆、肠鸣音亢进或消失、腹部压痛等。根据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和类型,症状和体征可能有所不同。

三、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在肠梗阻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是重要的一环。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 存在肠坏死、穿孔、腹膜炎等紧急并发症; 2. 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持续恶化; 3. 机械性肠梗阻,特别是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4. 完全性肠梗阻,影响患者正常营养摄入和排泄。

四、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取决于梗阻的原因、部位、范围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 1. 肠道松解术:用于粘连性肠梗阻,通过手术解除肠道间的粘连,恢复肠道通畅; 2. 肠道切除术:对于因肿瘤、坏死或严重炎症引起的肠梗阻,可能需要切除病变肠段; 3. 肠道吻合术:切除病变肠段后,将两端肠道吻合,恢复肠道的连续性; 4. 肠造瘘术:在无法立即恢复肠道连续性的情况下,可先进行肠造瘘术,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进一步手术。

五、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和预防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同时,应根据医嘱调整饮食,逐步恢复正常饮食。预防肠梗阻的复发,患者应注意: 1. 合理饮食,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减少肠道负担; 2. 适当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 3.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起肠梗阻的疾病,如肠道肿瘤、疝气等。

六、总结

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手术治疗是解决肠梗阻的重要手段,但术后的护理和预防同样重要。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肠梗阻的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黄洁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下一篇肝癌二线治疗策略
上一篇比较难治的十大癌症是什么?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