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内胆管癌治疗:综合策略与进展

2025-01-31 09:55:46       20次阅读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大多数。其预后差、侵袭性强、治疗难度大,尤其在晚期,患者的生存率极低。本文旨在介绍晚期肝内胆管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和最新进展,特别是术后的营养指导。

1. 肝内胆管癌概述

肝内胆管癌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胆管结石、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FG 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ICC中一种重要的分子亚型,与肿瘤的侵袭性、预后及治疗反应密切相关。

2. 晚期肝内胆管癌的治疗现状

晚期ICC的治疗手段有限,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手段的疗效并不理想,患者的生存期短,预后差。究其原因,ICC的异质性强,肿瘤微环境复杂,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3. 综合治疗策略

3.1 系统治疗

系统治疗是晚期ICC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化疗仍是标准治疗,常用的方案有吉西他滨+顺铂(GC)等。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ICC的治疗带来新希望,但目前尚缺乏针对FG FR突变的特异性药物。

3.2 局部治疗

对于部分晚期ICC患者,可考虑局部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等,以控制局部病灶,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3 支持治疗

支持治疗包括止痛、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旨在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4. 术后营养指导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晚期ICC患者,术后营养指导至关重要。合理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术后恢复。

4.1 能量和蛋白质需求

术后患者的能量和蛋白质需求增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一般而言,能量摄入应达到25-30kcal/kg/d,蛋白质摄入应达到1.2-1.5g/kg/d。

4.2 饮食原则

术后患者应遵循以下饮食原则:低脂、高蛋白、适量碳水化合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鱼、肉、蛋、奶等。适量摄入复合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薯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3 饮食方式

术后患者应采取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同时,应细嚼慢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4.4 营养补充

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补充剂,如蛋白质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等。

5. 结语

晚期肝内胆管癌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综合治疗策略和术后营养指导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手段。未来,随着对ICC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有望开发出更多针对FG FR突变的特异性药物,为IC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格日乐满达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头颈部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守护生命通道
上一篇介入栓塞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