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方法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本文将详细解析TACE的原理、操作及其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的原理与操作
肝癌的血供特点为TACE提供了治疗基础。正常肝脏组织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组织的血供约90%-95%来自肝动脉。TACE治疗正是基于这一差异,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送达肝动脉,实现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等,它们能在肿瘤局部高浓度聚集,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栓塞剂如碘化油、明胶海绵、微球等,可以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坏死。
临床应用与优势
TACE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它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如减轻腹痛、腹胀等。与传统全身化疗相比,TACE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因为化疗药物主要集中在肿瘤局部,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相对较小,患者对TACE的耐受性相对较好。此外,TACE还能使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肿瘤缩小,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经动脉放射性栓塞(TARE)
TARE是一种新型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微球注入肿瘤血管,利用放射性微球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内照射。常用的放射性微球如钇-90微球,其β射线具有较强的能量,可以在短距离内杀伤肿瘤细胞。TARE结合了栓塞和放疗的优点,既可以栓塞肿瘤血管,切断肿瘤的血供,又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持续的杀伤,尤其适用于对化疗不敏感的肝癌患者。
临床应用前景
TARE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特别是对于伴有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的患者。它可以在控制肝脏局部肿瘤的同时,对远处转移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TARE有望成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融治疗相关的介入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在介入引导下进行的肝癌治疗方法。它们通过高频交流电或微波产生的电磁场使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剧烈运动产生热量,达到破坏肿瘤的目的。对于直径较小的肝癌病灶,消融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影像引导下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肝癌组织内,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进而坏死。主要适用于直径较小、数目不多的肝癌病灶,尤其是对于那些因肝功能较差或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消融治疗的患者,无水酒精注射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控制肿瘤局部生长。
总之,介入治疗在肝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患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益处。通过TACE等介入治疗方法的应用,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张天彬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