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癌以其发病隐匿、诊断困难、预后差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卵巢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手术切除肿瘤是卵巢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环境因素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可能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卵巢癌的病理类型多样,其中以浆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癌、子宫内膜样癌较为常见。卵巢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胀、腹痛、消瘦、月经紊乱等非特异性症状。因此,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的认识,加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至关重要。
卵巢癌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卵巢的占位性病变,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等的检测可为卵巢癌的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但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最终确诊需依靠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手术是卵巢癌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减轻肿瘤负荷,提高化疗效果。手术方式包括全面分期手术和肿瘤细胞减灭术。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卵巢癌患者,包括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等。肿瘤细胞减灭术适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缩小肿瘤体积,为术后化疗创造条件。手术的彻底性是影响卵巢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切除的肿瘤越彻底,预后越好。
术后化疗是卵巢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化疗的目的是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存率。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等。化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化疗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术后化疗的疗程一般为6-8个周期,每个周期3-4周。化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化疗的毒副反应,及时予以对症处理。
卵巢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理类型、分期、手术切除情况、化疗反应等。总体而言,卵巢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为30%-40%。早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70%-80%。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手术在卵巢癌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手术切除肿瘤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加强卵巢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的认识,是改善卵巢癌预后的重要途径。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卵巢癌患者提供科学、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服务,帮助患者重燃生命的希望。
马宏宾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