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本文旨在向公众科普胃癌的治疗知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守护胃健康,远离胃癌之患。
一、胃癌概述 胃癌起源于胃部的上皮细胞,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逐渐侵犯胃壁及周围组织。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消化不良、体重下降等表现。
二、胃癌的诊断 胃癌的诊断包括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内镜检查是发现胃癌的金标准,通过内镜可直观观察胃黏膜的异常改变,并进行活检取材。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及有无远处转移。病理学检查则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明确肿瘤的良恶性。
三、胃癌的治疗策略 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包括全胃切除和部分胃切除。对于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可达到根治目的。
化疗:对于进展期胃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辅助化疗则有助于消除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
放疗:对于部分不能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胃癌患者,可采用靶向HER2的药物治疗;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dMMR)的胃癌患者,免疫治疗可提高疗效。
四、胃癌的预后及随访 胃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进展期胃癌的预后相对较差,但仍有部分患者经综合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治疗后定期随访,包括内镜、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五、胃癌的预防 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高危人群,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有胃癌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胃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总结: 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治疗需要多学科综合施策。公众应提高对胃癌的认识,积极改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让我们携手守护胃健康,远离胃癌之患。
吴仕超
莆田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