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疗效确切而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将详细解析肝癌介入治疗,并探讨其与饮食营养的密切关系,为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
肝癌介入治疗概述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是指通过影像学引导将导管插入肿瘤血管,通过局部给药、栓塞等手段阻断肿瘤血供,以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
介入治疗与饮食营养
术前饮食准备
术前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建议增加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鱼、瘦肉、蛋白质粉等。
术前3天开始低渣饮食,减少肠道内细菌和食物残渣,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术前禁食6-8小时,禁水2-4小时,以减少术中呕吐和误吸的风险。
术后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应给予易消化、低脂、低纤维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食物种类和量,注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炸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影响伤口愈合。
长期饮食管理
长期坚持高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肝癌复发。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降低肝癌风险。
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减少脂肪肝和糖尿病等肝癌相关疾病的发生。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肝癌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营养支持是肝癌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改善营养状态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
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提高治疗效果
良好的营养状态可以提高患者对化疗、放疗等治疗的耐受性,提高治疗效果。
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结语
肝癌介入治疗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饮食营养管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为治疗和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定期的营养评估和调整也是必要的,以确保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
陈拥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