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不佳,被称为“癌中之王”。本文将探讨胰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进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一、胰腺癌的病因及病理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吸烟、饮酒、高脂饮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均为胰腺癌的危险因素。此外,家族遗传、年龄、性别及种族等因素也与胰腺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胰腺癌的病理类型主要分为胰腺导管腺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其中胰腺导管腺癌占绝大多数。
二、胰腺癌的临床表现 胰腺癌早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如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消瘦等,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黄疸、体重下降、腹水等典型症状。此外,胰腺癌可侵犯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如胆道梗阻、十二指肠梗阻等。晚期胰腺癌还可通过血行、淋巴等途径发生远处转移。
三、胰腺癌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等信息。 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可辅助诊断胰腺癌,但诊断特异性较低。 3. 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通过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EUS-FNA)或手术活检,获得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
四、胰腺癌的治疗进展 1. 外科手术:对于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治疗方法,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等。但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手术切除率不高。 2. 化疗:对于中晚期胰腺癌,可采用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等药物进行化疗,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3. 放疗:立体定向放疗、高强度聚焦超声等放疗技术可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4.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近年来,针对胰腺癌的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雷莫芦单抗等逐渐应用于临床,部分患者可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抗体也在胰腺癌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总之,胰腺癌虽然凶险,但我们通过加强对它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准确地诊断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病魔”抗争,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胰腺癌研究的投入,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出现,攻克这一难题。
马秀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