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是一组起源于成熟T细胞的异质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这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具有侵袭性,预后较差。本文将详细介绍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一、化疗 化疗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治疗的基石,尤其是对于晚期或高危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和EPOCH(依托泊苷、长春瑞滨、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和泼尼松)。CHOP方案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疗效有限,有效率约50-60%。EPOCH方案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疗效优于CHOP,但毒副作用较大。
二、靶向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PTCL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靶向药物主要包括CD30单抗、CD52单抗和HDAC抑制剂等。CD30单抗(如本妥昔单抗)对表达CD30的PTCL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有效率可达50%以上。CD52单抗(如阿来替尼)对某些PTCL亚型(如外周T细胞前体淋巴瘤)也有一定的疗效。HDAC抑制剂(如罗米地辛)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某些PTCL亚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三、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热点,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单抗)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与T细胞的免疫逃逸,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证实,PD-1/PD-L1单抗在PTCL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CAR-T细胞治疗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改造为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对某些PTCL亚型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同时结合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目前在PTCL的治疗中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四、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一线治疗无效或复发的高危PTC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一种有效的挽救治疗手段。HSCT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uto-HSCT具有较低的移植相关死亡率,但复发率较高;allo-HSCT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应,但移植相关死亡率较高。因此,对于适合的患者,需要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移植方式。
总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分期、预后因素以及治疗相关毒副作用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和治疗方案的优化,相信PTCL患者的预后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陈静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茂源南路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