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药物治疗作为胃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显著,但伴随而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本文将对胃癌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及其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胃癌药物治疗的常见副作用
胃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靶向治疗。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则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分子靶点,抑制其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然而,这些药物在抑制肿瘤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产生影响,导致一系列副作用。
1.1 骨髓抑制 化疗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较大,可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表现为感染、贫血和出血倾向等。白细胞减少易引发感染,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贫血可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等;血小板减少则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防出血。
1.2 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常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反应。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止泻药等对症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的食物。
1.3 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化疗药物和靶向药物经肝肾代谢,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同时,应避免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和食物。
1.4 皮肤和黏膜反应 化疗和靶向治疗可引起皮肤干燥、色素沉着、皮疹、口腔溃疡等皮肤黏膜反应。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紫外线照射,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湿剂和防晒产品。口腔溃疡可使用消炎止痛药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1.5 心脏毒性 部分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可引起心脏毒性,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有心脏毒性表现,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胃癌药物治疗副作用的管理
2.1 预防性用药 对于已知可能引起严重副作用的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预防性药物,如止吐药、保肝药等,以减轻副作用。
2.2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肝肾功能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3 症状管理 对于已出现的副作用,应及时对症处理,如使用止吐药、止痛药、抗生素等,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痛苦。
2.4 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干预。
2.5 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需加强营养支持,如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必要时可使用肠内营养或静脉营养。
总之,胃癌药物治疗的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积极的预防和管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充分了解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杨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