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地区和种族间存在较大差异。原发性肝癌主要分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两大类,其中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70%-90%。本文将重点讨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及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临床表现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较为隐匿,随着肿瘤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乏力与消瘦
:由于肝功能受损和肿瘤消耗,患者常感到乏力和体重下降。
上腹部不适或疼痛
:随着肿瘤体积增大,患者可感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
黄疸
:胆管受压或肝细胞受损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患者可能出现黄疸。
腹水
: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导致的门脉高压,可引起腹水。
肝脏肿大
:肿瘤生长导致肝脏体积增大,可能触及到肝脏肿大。
发热
:肝癌患者可能出现肿瘤热,体温轻度升高。
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血清标志物检测以及病理活检。血清甲胎蛋白(AFP)是常用的肝癌血清标志物,但并非特异性,其升高也可能出现在其他肝脏疾病中。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能够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药物治疗
随着对原发性肝癌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理解,药物治疗已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进行治疗,如索拉非尼(Sorafenib)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靶向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如PD-1/PD-L1抑制剂。
系统化疗
:对于某些类型的肝癌,如肝内胆管癌,系统化疗可以作为一线治疗。
联合治疗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可能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进展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不断涌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此外,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发展,使得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
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定期体检和高危人群的筛查至关重要。随着新药的研发和治疗策略的优化,原发性肝癌的药物治疗前景广阔,有望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组合,以实现更精准、更有效的肝癌治疗。
于洋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