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乙肝的成因、症状表现、药物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乙肝的成因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素,它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BV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是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输血、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共用针头等。性传播则通过性行为中的体液交换发生。母婴传播是指感染HB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值得注意的是,HBV并不通过食物、水或空气传播。
HBV感染后,部分人可能发展为慢性感染,这与病毒的免疫逃逸机制、宿主的免疫反应状态以及遗传因素有关。慢性HBV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危险因素。
二、乙肝的症状 乙肝的症状表现多样,且与感染阶段和个体差异有关。急性HBV感染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或者出现以下症状: 1. 乏力、疲劳:由于肝脏功能受损,代谢和能量产生受到影响,导致全身乏力。 2. 恶心、呕吐:肝脏疾病常伴有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和呕吐。 3. 食欲不振: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功能受损时会影响食欲。 4. 腹痛、腹胀:肝脏炎症可引起腹部不适。 5. 黄疸: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 6. 深色尿液:胆红素代谢障碍还会导致尿液颜色变深。 7. 浅色粪便:由于胆汁分泌减少,粪便颜色可能变浅。 8. 肝区不适或疼痛:肝脏炎症可引起肝区不适或疼痛。
慢性HBV感染者可能长期无症状,直至疾病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阶段。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乙肝至关重要。
三、乙肝的药物治疗 乙肝的药物治疗旨在控制病毒复制,减缓肝脏损伤,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包括: 1. 抗病毒药物:包括干扰素(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IFN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抑制病毒复制,而NAs则直接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减少病毒复制。这些药物可以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延缓疾病进展。 2. 肝保护药物:对于肝损伤较重的患者,可使用肝保护药物,如利胆素、乳果糖等,以减轻肝脏炎症和损伤。 3. 肝移植:对于晚期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肝移植可能是唯一的治疗选择。肝移植可以提供健康的肝脏,以替代受损的肝脏,并有可能清除病毒。
四、乙肝的预防 预防乙肝的关键在于减少HBV的传播和提高人群免疫力。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1. 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手段。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疫苗,随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剂和第三剂疫苗。此外,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也应接种疫苗。 2. 避免高风险行为: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高风险行为,以降低感染HBV的风险。 3. 定期检查:对于HBV感染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和肝脏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总结而言,乙肝是一种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通过了解乙肝的成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保护肝脏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消除乙肝而奋斗!
胡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