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癌(GBC)是一种起源于胆囊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近年来,GB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由于GBC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预后较差。因此,了解胆囊癌的病因及治疗进展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胆囊癌的病因 1.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75%~9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结石可导致胆囊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下可诱发癌变。 2.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可导致胆囊壁纤维化、增厚,增加胆囊癌的风险。研究发现,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癌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 3.胆道异常:胆道异常如胆管扩张症、胆道闭锁等可导致胆汁淤积,增加胆囊癌的风险。 4.遗传因素:部分胆囊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提示遗传因素在胆囊癌的发生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5.肥胖和糖尿病: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胰岛素抵抗,可促进胆囊癌的发生。 6.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增加胆囊结石的风险,进而诱发胆囊癌。
二、胆囊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1.化疗:化疗是胆囊癌常用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氟尿嘧啶等。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胆囊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等。多项研究表明,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胆囊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在胆囊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4.综合治疗:对于部分早期胆囊癌患者,可采取手术切除联合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总之,胆囊癌的病因多样,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展,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药物治疗手段在胆囊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胆囊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出现,进一步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张国杰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