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致病机制

2025-01-26 12:53:51       30次阅读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它能够长期存活于人类胃黏膜上皮表面。Hp感染是目前已知导致胃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与胃癌的致病机制及手术治疗密切相关。本文旨在探讨Hp与胃癌的关联性,并分析手术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

Hp感染导致胃癌的机制

炎症反应

:Hp感染会刺激胃黏膜产生炎症反应,导致慢性胃炎。长期的慢性炎症使胃黏膜上皮细胞不断分裂再生,增加了细胞突变的风险。

DNA损伤

:Hp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伤胃黏膜细胞的DNA,导致基因突变。

免疫逃逸

:Hp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使得感染持续存在,从而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

Hp感染与胃癌的关联性

研究表明,Hp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是未感染者的3-6倍。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胃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胃癌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并尽可能保留胃的功能。手术适应症包括局部进展期胃癌、部分早期胃癌以及部分复发性胃癌。

手术类型

全胃切除术

:对于广泛病变或近贲门部胃癌,可能需要进行全胃切除。

胃大部切除术

:适用于胃体或胃窦部的胃癌。

胃癌根治术

:包括胃癌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

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胃癌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吻合口瘘等。术前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手术风险和术后生活质量是决定是否进行手术的关键。

术后管理

胃癌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后管理,包括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等。

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预防

根除Hp的重要性

根除Hp可以显著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对于已经发生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尤为重要。

根除Hp的方法

常用的Hp根除方案包括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和铋剂的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

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手术治疗结合Hp根除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和Hp检测,及时进行根除治疗,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措施。

程志强

中日友好医院本院

下一篇肺鳞癌治疗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能治愈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