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患者因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而导致的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引发贫血、感染和骨折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全面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的因素,以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对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
骨髓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髓内异常浆细胞的大量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症状。白细胞减少使得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人体,引发感染。
免疫缺陷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异常浆细胞分泌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正常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更容易发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且感染难以控制,易发展为败血症等严重感染。
化疗药物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主要依赖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均具有骨髓抑制作用。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症状加重,白细胞减少,感染风险随之增加。
长期留置导管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常需要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以方便化疗药物的输注和血液制品的补充。但导管留置增加了感染的风险,细菌可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营养不良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等原因,常常出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感染风险增加。
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的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保持生活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
合理使用抗生素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不宜滥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加强营养支持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必要时可使用营养支持治疗,如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等。
定期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监测感染的迹象。一旦发现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导管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留置导管期间,应定期进行导管护理,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注意导管出口处的清洁,避免导管脱出、打折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因素众多,需要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加强预防和控制。通过改善骨髓抑制症状、提高免疫力、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赵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