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消融技术与无水酒精注射的联合应用

2025-02-10 12:29:58       16次阅读

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介入治疗作为肝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消融技术和无水酒精注射的联合应用。

介入治疗在肝癌领域的应用,主要依托于肝癌的血供特点。正常肝脏组织的血供主要来自门静脉,而肝癌组织的血供约90%-95%来自肝动脉。基于这一差异,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成为肝癌介入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TACE通过将导管经股动脉插入肝动脉,然后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利用化疗药物在肿瘤局部高浓度聚集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栓塞剂阻塞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肿瘤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阿霉素、顺铂、氟尿嘧啶等,而栓塞剂则有碘化油、明胶海绵、微球等。碘化油不仅能栓塞血管,还能携带化疗药物长时间滞留在肿瘤组织内,持续发挥作用。

TACE在临床应用广泛,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它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如减轻腹痛、腹胀等。与传统的全身化疗相比,TACE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患者对TACE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同时,TACE还可以使部分原本无法手术的患者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

经动脉放射性栓塞(TARE)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将放射性微球通过肝动脉注入肿瘤血管,利用放射性微球释放的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内照射。常用的放射性微球如钇-90微球,其释放的β射线具有较强的能量,可以在短距离内杀伤肿瘤细胞。TARE结合了栓塞和放疗的优点,对于肿瘤细胞的杀伤更具针对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化疗不敏感的肝癌患者,TARE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介入引导下的肝癌治疗方法。在超声、CT或MRI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射频电极或微波天线插入肿瘤组织内。射频消融通过高频交流电产生的热量使肿瘤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微波消融则是利用微波产生的电磁场使肿瘤组织内的水分子剧烈运动产生热量,达到破坏肿瘤的目的。对于直径较小(一般小于3-5cm)的肝癌病灶,消融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无水酒精注射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介入治疗方法。在影像引导下,将无水酒精直接注入肝癌组织内。无水酒精可使肿瘤细胞脱水、凝固,进而坏死。主要适用于直径较小(一般小于3cm)、数目不多的肝癌病灶,尤其是对于那些因肝功能较差或其他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消融治疗的患者,无水酒精注射可以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症状,控制肿瘤局部生长。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肝癌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患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将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益处。消融技术和无水酒精注射的联合应用,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治疗方案,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任守雷

阳光融和医院

下一篇淋巴瘤的病理学检查
上一篇口腔癌的疾病原理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