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机制与B细胞的异常增殖有关。在本篇科普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滤泡性淋巴瘤的特点以及手术治疗在其中的作用。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基础
滤泡性淋巴瘤的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形成滤泡结构,其中肿瘤细胞呈现为小的、规则的细胞核,被称为滤泡中心细胞,或者较大的、不规则的细胞核,即滤泡边缘细胞。这些细胞的异常增殖导致淋巴组织结构的破坏,并可能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
临床表现
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症状。淋巴结的肿大通常首先出现在颈部,也可能出现在腋窝或腹股沟。
诊断方法
诊断滤泡性淋巴瘤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生化检查、免疫球蛋白水平测定等。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有助于评估病变的范围。确诊则依赖于淋巴结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的作用
手术治疗在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手术不仅有助于确诊,还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在某些情况下提供治愈的机会。手术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肿瘤负荷。
手术适应症
手术治疗适用于肿瘤局限、无远处转移的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对于广泛扩散的病例,手术可能不是首选治疗方式,但可在化疗或放疗后进行,以去除残留的肿瘤组织。
手术类型
常见的手术类型包括淋巴结活检、肿瘤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活检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最小创伤手术。肿瘤切除术则旨在完全切除肿瘤,淋巴结清扫则涉及切除受累的淋巴结区域。
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治疗滤泡性淋巴瘤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淋巴管损伤等。患者术前需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在术后密切监测以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术后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辅助化疗或放疗,以进一步减少肿瘤细胞,提高治愈率。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可能的复发。
总结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手术治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然而,每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个体化,并在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下进行。
于志刚
潍坊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