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知识普及

2025-01-29 15:39:23       24次阅读

冠心病,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冠状动脉负责向心脏肌肉输送血液,其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会减少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肌细胞因此受损,严重时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成因是多因素的,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和不健康饮食等。这些因素可能独立或共同作用,增加患病风险。特别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和不健康饮食,对心血管健康有显著影响。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有胸痛、胸闷、心悸和气短。胸痛,亦称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部压迫感或疼痛,可能放射至手臂、颈部或下颌。体力活动时症状加剧,休息时缓解。部分患者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导致疾病早期诊断困难。

冠心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常见药物包括: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液供应,缓解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阻滞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形成。

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此外,药物治疗不能替代生活方式改善,患者应戒烟戒酒,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以降低冠心病风险。

每种药物都可能产生副作用,如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或出血,β-受体阻滞剂可能导致心率过低或血压下降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除了药物治疗,冠心病患者还应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显著降低冠心病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冠心病预防同样重要,公众应提高对冠心病的认识,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定期体检,特别是血压、血脂、血糖检查,对早期发现和控制冠心病风险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医学检查。合理用药,严格遵循医嘱,是冠心病患者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普及心血管疾病知识,有助于患者了解疾病,提高预防意识,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刘晓惠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下一篇喉癌的居家康复指导
上一篇骨肿瘤科普:守护骨骼,远离“沉默的杀手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