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患者中,骨转移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30%-40%,尤其是在EGFR、ALK和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更为常见。骨转移会导致疼痛、骨折、高钙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癌骨转移的骨改良药物的合理使用。
一、骨改良药物的作用机制
骨改良药物主要包括双膦酸盐和RANKL抑制剂两大类。它们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骨吸收,从而减轻骨转移病灶对骨骼的破坏。
双膦酸盐: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与骨基质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功能,减少骨吸收。常用的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帕米膦酸二钠、唑来膦酸、伊班膦酸等。
RANKL抑制剂:RANKL是破骨细胞活化的关键因子,RANKL抑制剂通过阻断RANKL与其受体RANK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减少骨吸收。目前唯一上市的RANKL抑制剂是地舒单抗。
二、骨改良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对于有症状的骨转移患者,或无症状但骨转移病灶较多的患者,均推荐使用骨改良药物。此外,对于有高钙血症的患者,双膦酸盐也是首选治疗。
禁忌症:对双膦酸盐或RANKL抑制剂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禁用于有活动性感染、有严重皮肤反应的患者。
三、骨改良药物的用法用量
双膦酸盐:根据药物种类和患者情况,用法和剂量有所不同。一般静脉滴注,每3-4周一次,治疗初期可每2周一次。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钙、血磷等指标。
地舒单抗:一般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治疗初期可每2周一次,共4次。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四、骨改良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
双膦酸盐: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乏力、骨痛等,一般对症治疗即可缓解。严重不良反应有下颌骨坏死和非典型股骨骨折,需要停药并积极处理。
地舒单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乏力、恶心、皮疹等,一般对症治疗即可缓解。严重不良反应有低钙血症,需要补钙治疗。
五、骨改良药物的联合用药
骨改良药物可以与抗肿瘤药物、止痛药物等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但需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重复用药。
总之,对于肺癌骨转移患者,合理使用骨改良药物,可以有效减轻骨转移病灶对骨骼的破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合适的骨改良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姜振纬
上海电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