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之一,尤其多发于儿童。其中,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约占成人ALL的20%至30%。费城染色体(Ph染色体)是由于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它使得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基因——9号染色体上的ABL1基因和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融合,产生一个异常的融合基因BCR-ABL1。
费城染色体阳性的疾病原理
费城染色体阳性的ALL患者体内,BCR-ABL1融合基因的表达会导致ABL1蛋白的持续激活。正常情况下,ABL1蛋白是细胞内信号传导中的重要分子,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的调控。然而,BCR-ABL1融合蛋白由于失去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内信号传导异常,刺激细胞无限制地增殖,从而形成白血病。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的ALL相似,包括贫血、出血倾向、感染易感性增加等。诊断通常需要结合血液学检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检测,对BCR-ABL1基因的检测是诊断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关键。
治疗进展
由于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发病机制与BCR-ABL1融合基因密切相关,针对这一基因的治疗成为可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如伊马替尼(Imatinib)等药物,能够特异性抑制BCR-ABL1融合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TKI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这类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
然而,部分患者在长期应用TKI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耐药,与BCR-ABL1融合基因的突变有关。因此,针对耐药突变的新型TKI如达沙替尼(Dasatinib)和尼洛替尼(Nilotinib)等也被开发出来,以克服耐药问题。
除了TKI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也是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ALL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移植可以提供治愈的可能。此外,新型免疫治疗如CAR-T细胞疗法也在探索中,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预防与预后
尽管目前的治疗手段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费城染色体阳性ALL仍然是一种预后较差的疾病。因此,对于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是必要的。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总之,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特殊的白血病类型,其发病机制与BCR-ABL1融合基因密切相关。随着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克服耐药问题,提高治愈率。
曾若兰
湖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