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有哪些?

2025-02-15 14:07:40       19次阅读

滤泡性淋巴瘤,作为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血液肿瘤领域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旨在详细解析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治疗指导。

一、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 滤泡性淋巴瘤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肿大的淋巴结可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及受累器官的病变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要依据。PET-CT可进一步提高病灶检出率,有助于判断肿瘤的生物学活性。

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活检是确诊滤泡性淋巴瘤的金标准。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可明确肿瘤细胞的来源、分化程度及分子表型,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分子生物学检测 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常伴有BCL2/IGH基因重排,通过FISH或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可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为临床分期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二、滤泡性淋巴瘤的手术治疗方案 1. 手术指征 对于局限性滤泡性淋巴瘤,若病灶局限于单个淋巴结区域,且无远处转移,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全身性滤泡性淋巴瘤,手术治疗并非首选,但仍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用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 淋巴结清扫术是滤泡性淋巴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可彻底切除受累淋巴结及周围组织。对于伴有器官受侵的患者,可联合器官切除术,以最大程度地清除肿瘤负荷。术中淋巴结活检及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指导后续治疗。

手术风险及并发症 滤泡性淋巴瘤手术风险较低,但仍需警惕出血、感染、淋巴漏等并发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后,患者需接受进一步的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以巩固手术效果,降低复发风险。综合治疗方案的制定需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分期、分子表型等因素综合考虑。

总之,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仍需联合术后辅助治疗,以提高远期生存率。患者需根据自身病情,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徐鹏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下一篇淋巴瘤治疗的基础知识
上一篇社会各界在宫颈癌防治中的角色与合作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