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是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是胆管癌中常见的分子变异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FGFR突变胆管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一、FGFR突变胆管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胆管癌占所有消化系统肿瘤的3%左右,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FGFR突变在胆管癌中的发生率高达15%-20%,是胆管癌中最常见的分子变异之一。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中位年龄较大(55-60岁)、男性多于女性、多伴有肝硬化等基础肝病。此外,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多位于肝内胆管,且病理类型以胆管细胞癌为主。
二、FGFR突变胆管癌的分子机制
FGFR是一类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迁移等生物学过程。FGFR突变激活FGFR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是胆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研究表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丰富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与FGFR突变形成正反馈循环,进一步激活FGFR信号通路。
三、FGFR突变胆管癌的非手术治疗方式
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FGFR突变的靶向药物是胆管癌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有多种FGFR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如Pemigatinib是一种口服的FGFR1-3选择性抑制剂,其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Pemigatinib治疗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5.5%,中位无进展生存(PFS)达9.1个月。此外,还有多种FGFR抑制剂如Infigratinib、Erlotinib等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为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系统化疗
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系统化疗也是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表柔比星等。多项研究证实,含吉西他滨的化疗方案可显著改善胆管癌患者的预后。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FGFR抑制剂和化疗药物,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免疫治疗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多种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胆管癌也不例外。已有研究证实,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肿瘤微环境中存在丰富的免疫细胞浸润,提示免疫治疗可能在FGFR突变胆管癌中发挥重要作用。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包括PD-1/PD-L1抑制剂,如Nivolumab、Pembrolizumab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探索免疫治疗在FGFR突变胆管癌中的应用前景。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
肝动脉灌注化疗是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肝动脉,使肿瘤局部药物浓度显著升高,提高疗效的同时减少全身毒副反应。对于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HAIC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与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四、总结
综上所述,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可采用多种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靶向药物治疗、系统化疗、免疫治疗和肝动脉灌注化疗等。针对FGFR突变的靶向药物是治疗FGFR突变胆管癌的重要手段,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等手段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未来,随着更多FGFR抑制剂的上市和免疫治疗的深入研究,FGFR突变胆管癌患者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
张雅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