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肝内胆管癌(IHC)的分子分型逐渐受到重视。F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是IHC中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其突变与肿瘤的发展、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本文将就FGFR突变的IHC分型、鉴别诊断及合理用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FGFR突变的IHC分型
FGFR突变在IHC中的发生率约为10-20%。根据突变类型及功能影响,可将FGFR突变分为三类:①FGFR1-4基因融合突变,②FGFR2/3基因点突变,③FGFR4基因点突变。不同FGFR突变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 1.1 FGFR1-4基因融合突变:多见于IHC的早期阶段,与肿瘤侵袭性低、预后较好相关。 1.2 FGFR2/3基因点突变:多见于IHC的进展期,与肿瘤侵袭性高、预后较差相关。 1.3 FGFR4基因点突变:多见于IHC的晚期阶段,与肿瘤侵袭性最高、预后最差相关。
FGFR突变的IHC鉴别诊断
FGFR突变的IHC需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1 肝细胞癌(HCC):FGFR突变在HCC中的发生率较低,且HCC多伴有肝硬化背景,与IHC的临床表现不同。 2.2 肝脓肿:FGFR突变在肝脓肿中未见报道,且肝脓肿多有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与IHC的临床表现不同。 2.3 肝血管瘤:FGFR突变在肝血管瘤中未见报道,且肝血管瘤多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快进慢出",与IHC的影像学表现不同。
FGFR突变的IHC合理用药研究进展
3.1 FGFR抑制剂:FGFR抑制剂可通过抑制FGFR突变蛋白的活性,抑制IHC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目前已有多个FGFR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如厄达替尼、培美替尼等,对FGFR突变的IH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3.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FGFR突变的IHC存在免疫逃逸机制,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FGFR抑制剂联合PD-1/PD-L1抑制剂可显著提高FGFR突变IHC的客观缓解率和总生存时间。 3.3 化疗:对于FGFR野生型的IHC,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顺铂(GP)、奥沙利铂+伊立替康(FOLFOX)等。对于FGFR突变的IHC,化疗疗效较差,但可与FGFR抑制剂联合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FGFR突变的IH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可通过基因检测进行分型。FGFR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化疗等靶向、免疫、化疗治疗手段在FGFR突变IHC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仍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探索FGFR突变IHC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马丽昭
昭通市中医医院